Tuesday, July 29, 2014

Facebook 的"質化"研究, 究竟怎樣才有傳播力?

Facebook 的"質化"研究, 究竟怎樣才有傳播力? (個人意見, 非學術研究.)
案例1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h1cu/posts/740907395952716
案例2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h1cu/posts/749719101738212
案例3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h1cu/posts/736069623103160

案例1被分享了5次, 案例2被分享了1次, 並不是直接以"5>1", 所以案例1較好, 而是案例1在其他人分享時, 有2位老師另外加上了自己的意見, 表示他/她有自己進去看過這錄音, 所以寫出了錄音中有趣的點, 另外也可以看出2位老師是認識(或有使用FB追縱功能), 所以由張老師分享後, 王老師又從張老師這邊分享, 有"層次"出來.

案例2的1次分享, 是社大自己的帳號(XD), 雖然按讚的人也不少, 但是沒有再分享出去, 表示對網友來說, 這種東西只是"看看就好", 沒有內化到"我想再跟別人講".

案例3的3次分享, 是各別獨立的, 而不是一個網友從另一個網友處得知, 所以並沒有案例1的"層次", 只能說"效果還可以吧...."

這樣的差別, 就是透過不同的呈現方式, 來觀察 Facebook 的行銷效益, 算是質化研究的一種作法吧....

Wednesday, July 23, 2014

最近在思考的, 是社大的"學期"與"學籍".
先比較傳統大學, 原本是師徒討論群, 後來有些學科系統化, 與工業發展接軌, 成為"課程", 也因為有程度上的篩選, 所以先以程度區分, 程度足夠者, 才能進"學籍".
而社大的發展, 就這兩個方面來比較:
1. 社大提倡的知識來源, 是否與傳統大學的系統化相同? 是要以產業不認可的知識, 例如: 工業化形程相對低廉的大面積農作, 大量使用農藥/化肥, 而傳統靠天靠地的農業經驗就被忽略. 或是將已經系統化的知識解構或調整, 與學員的生活經驗結合?
2. 傳統大學有其學籍, 作為維持證照的品質的手段之一, 社大的學籍, 則目前看起來只做為判斷新/舊生等用途, 學員往往是跟著老師或班級, 而非跟著社大規畫的學程, 則學籍還有哪些必要?
(這些都沒有答案, 只是先想起來放, 以免陷入因為傳統大學這樣做, 或者因為其他社大這樣做, 就只跟著作.... XD)

Friday, July 18, 2014

在社大看到的危機有:
1. 就是陷入"體制化", 很多事情的辦理是"照慣例", 而非每次"再確認"或重新思考以前為什麼是這樣辦.
2. 與講師/學員溝通時, 帶著"反正文宣/資料有寫, 有公告", 就不會去想文宣的內容到底為什麼要寫這些, 對於重要的事也就不再特別提醒, 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.
3. 因為社大是年度計劃, 活動有辦就好, 能寫出報告/有經費領就好的態度.